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78193
慢支灵联合盐酸精氨酸方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46例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5日 黄文芳,罗超
第1页

    参见附件。

     采用SPSS 10.0版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结果分析

    通过治疗,两组患者pH值、实际HCO3-(mmol/L)、剩余碱BE(mmol/L)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实际HCO3-(mmol/L)、剩余碱BE(mmol/L)3个指标均具有组间差异(P<0.05)。即治疗组的酸碱平衡改善更为显著,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比较

    治疗后7 d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B组FEV1、FEV1%、FVC(L)、MMEF(L/S)、MVV(L/min)五项指标与A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2.3 治疗有效率及住院时间分析

    根据对咳嗽、咳痰、气喘、气促4项慢性支气管炎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价,A组总有效率为84.55%、平均住院时间为(16.6±7.4) d,B组为93.50%、(11.3±6.8) d,两组两指标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可因呼吸系统慢性炎症导致长期顽固性咳嗽咳痰,如并发肺通气功能障碍,可导致气喘、胸闷等,时间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及每分钟通气量等明显下降,甚至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肺小动脉痉挛重建引发肺源性心脏病;若累及脑细胞,缺氧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躁动、谵妄,甚至昏迷等肺性脑病症状。如在急性发作期严重通气功能障碍所致低氧、高碳酸血症以及酸碱失衡等更容易危及生命[5],因此,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尤其是急性发作期时,及时调整通气功能、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是控制病情的首要措施,更是防止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早期干预手段,对于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存质量非常关键。

    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范畴内属于咳嗽、喘证、哮证中的某些证型,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中所用慢支灵主要成分之一为麻黄,其药理为宣肺化痰、平喘止咳;其他成分有半夏、杏仁、白芥子、苏子等,其功能为化痰止咳,上述治疗作用正好与慢性支气管炎的主症相一致,治疗组中有效率高达93.50%,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国内大样本研究[6]结果显示,慢支灵治疗有效率为98%,与本研究结果大致相同。

    一般临床上对于慢性支气管炎酸碱失衡的原则为宁酸勿碱,因为在酸性环境下,组织细胞可得到更多的氧气,只有在pH<7.15时,才使用碱性药物[7]。因此,本研究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精氨酸不仅能提高红细胞的携氧量,改善呼吸性酸中毒及代谢性碱中毒,同时可补充体内氨基酸。治疗后pH值、实际HCO3-、剩余碱BE 3项指标结果显示,A、B两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酸碱平衡调节更为稳定,为患者病情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内环境。研究结果亦显示:慢支灵与精氨酸联用,治疗后7 d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治疗组FEV1、FEV1%、FVC(L)、MMEF(L/S)、MVV(L/min)5项指标明显改善。而本研究中不足之处在于未能统计相同组内患者治疗前、后3项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的记录,因此,对于治疗组的药物方案全面评价有所欠缺。

    笔者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长期的顽固性的慢性炎症,预防急性发作期的发生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尤为关键。目前治疗药物很多,而康复药品却比较少见。有研究认为斯奇康、慢支康复液具有预防康复作用[8-9];同时,加强锻炼及注重平时家庭氧疗对于病情控制也很重要。

    总之,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早期采用慢支灵联合盐酸精氨酸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维持患者内环境,改善咳嗽、咳痰、气喘、胸闷等主要临床症状,同时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同时,该方案发生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克宏,杨薇薇,成建国,等.急支颗粒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6-27.

    [2] 张岚.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酸碱失衡145例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0):82-83.

    [3] 徐延,徐京育.慢支灵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0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6):330-332.

    [4] 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0,3(1):61-62.

    [5] 梁静,刘卓拉.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56例临床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13kb)